首页
每日图书
郁达夫
《沉沦》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冲突。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徐珊
有一个红头发的小男孩,他从小就属于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无尽的爱,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在原野、麦田、湖泊、山脉中度过。他对色彩和光影有着天才般的敏感,并痴迷地陶醉其中。为了能亲近大自然,他在没有任何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徒步几十公里。他一生偏爱黄色,为了这生命之色,他在热浪滔天的麦田里一站几个小时,将家里的墙上挂满绘着金黄色向日葵的画。他在大自然中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与大自然的交流中释放自己的焦虑和自我拯救。这些独特的个性造就了一个绘画天才,在他的笔下,麦田、丝柏、星空犹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人心,直指人的灵魂。他就是天才画家梵高。
温文锦著
《西贡往事》是一本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温文锦,小说以越南西贡为背景,讲述了少女小碗是个单纯乖巧却隐隐有着叛逆心理的高中生,母亲和继父一直努力维持着重组家庭的温馨,但小碗始终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高考失利后,小碗独自投奔远在西贡素未谋面的舅父一家。
葛兆光
在这本书里面,作者只是想让读者了解并感受“古代中国文化世界”。所以,这本书中有古代中国观察世界的方式,它影响了今天的中国人面对外部世界的立场和态度;也有古代的婚礼丧仪,因为它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家族制度,甚至了解到儒家和政治,作者想这是古代与现代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方面,它构造着中国人对内部世界的秩序感。
李长之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和评议司马迁及《史记》的专著。李长之先生用他那特有的优美而富于情感的笔调,精审详核地分析了司马迁所处的伟大时代,追溯了他的家学渊源,讨论了他和孔子在精神和性格上的契合和共鸣及距离。
(清)李汝珍
《镜花缘》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著名作品,全书一百回,前半部敷演唐敖、林之洋、多九公游历海外几十个国家的见闻,于各地奇风异俗、神仙妖人和怪异之草木鸟兽等,作了有趣的描写;后半部则记叙了唐敖之女唐闺臣等一百名才女高中武则天女试后,进行的各类游艺活动,描写详尽,虽有炫耀之嫌,但作者知识之广博,令人佩服。
李祥石
岩画始于史前,是人类造型艺术的滥觞,开创了原始艺术的先河。岩画反映了远古以来的经历和成长,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真实记录和连续性的历史篇章。宁夏有着丰富的岩画,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我国岩画发祥地之一,在世界岩画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胡朝东
《复调的行歌》是作者少年时代以来近三十年诗歌创作的作品选。共分为四节,分别是“相信春天”,主要集取作者对历史文化,社会风物,自然生态以及人物的记录,及其投射到个人内心身处的一些感悟和体味;“风之骨”,主要集取作者在生活经历过程中的一物,一景,及其内心深处触景生情的思索与冥想;“我的手掌上”,是作者经历的青春与爱情的迷惘,欣喜及其之上的一些思考;“青春的名字”,是关于青春的烦恼,亲情与友情的珍贵记忆。
高玉
《跨文学研究论集三编》共分五编:“80后”文学研究、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文学思潮与理论、教材编写选、陈年旧作。精心摘编了作者近年来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核心期刊上所发表论文,以跨文学的视野观照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阐述了当代文学中出现的各种文学现象,在文学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对于广大研究者有很大的帮助。
王跃田
《民间拾艺》是“崇贤文化丛书”系列之一。2004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崇贤遵照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组织有关人员先后开展了崇贤民间艺术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收集在这本书里的文稿,可以说是这两次普查的成果。有人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滚落四处,文化是一根柔弱又强韧的丝线,将珠子串联起来成为社会。深受大众青睐的民间文化,自然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由此可见,崇贤这两次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将被历史封存的民间文化挖掘出来,洗去尘垢,还其清晰的面目,无疑是一件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大好事。诚然,一个人也好,一个地方也罢,其实每天都在展现不问的文化,从精致和谐到大度开放,每个细节都靠文化来体现她的风范。我们强调和谐社会,其本意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崇贤不仅拥有光辉灿烂、细语柔声的运河文化,而且还有这么多口授身传的本土文化,这让每一个崇贤人为崇贤的昨天感到由衷地欣慰。当然,保护、传承、开发崇贤民间文化,意在服务崇贤的现代化建设。开创更加美好的现代文化,更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和持久的责任。